春笛官网 金笛论坛 金笛子 金笛后花园  服务时间:周一~周五 9:00-18:00

甘肃:让山洪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内容主题 : 公司动态发布时间 : 2014-12-24


上图 6月21日下午3时,岷县举行“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后首次山洪预警、紧急避险救灾演练。
①: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小学小学生按照预案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②:危险区群众按照转移路线紧急向安置地点转移。
③:民兵抗洪抢险救援分队和水利抢险队全力合作,进行决堤封堵抢险演练。
本报通讯员 汪栋
农村是洪涝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我省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中,70%以上都是因山洪灾害引起的——
甘肃:让山洪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本报记者 宋振峰
提起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很多人都对灾害前的这一幕幕场景记忆犹新——
暴洪来临之前,禾驼乡哈地哈村村民包永平冒着倾盆大雨,一边拼命奔跑,一边使劲敲锣,大声呼喊让村民紧急转移,及时的报警,使全村928名群众无一人伤亡;
在禾驼乡禾驼村,村主任后治中不顾滂沱大雨,鸣响铜锣,扯着嗓子大喊:“洪水来了,阳山的人快往阴山跑”;
在闾井镇大庄村,听到村里的广播,150名群众得到了及时转移……
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连续不断的锣声、喇叭声挽救了岷县许多村民的性命。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一面面救命的铜锣、一个个预警的喇叭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就是:从2010年起,为尽可能避免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开展的山洪灾害预警“户户知”工程(即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
通过这一工程,我省加强了山洪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一张测报有据、应急有力、调度有方、避险有序的防汛新答卷,正在陇原大地书写。
甘肃旱,
不等于防汛可以松口气
甘肃,十年九旱。
虽然降水少,但甘肃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且多以短时间暴雨形式出现。
与此同时,甘肃的山丘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这些山丘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植被稀疏,地表破碎,风化严重,生态极其脆弱。
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甘肃被列为全国8个重点防治省区之一。据了解,占全省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山洪灾害危害十分严重;中部黄土沟壑区、陇南山区、定西南部山区以及河西祁连山浅山区都是山洪灾害多发区域。
与此同时,我省防汛基础相当薄弱,全省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一部分水库带病运行,山洪多发区监测预警能力很低。尤其是在广大山区,不少农民居住和劳作于山坡、山谷等地,极易受到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侵袭。农民居住的房屋又多属于自建住宅,抗灾能力较弱。
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局地暴雨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每年都会在甘肃屡次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了解,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中,70%以上都是因山洪灾害引起的。
1985年8月12日,武山县桦林沟70分钟降雨量436毫米,暴雨使天局村变成一片废墟,87人死亡;
2001年7月24日,岷县马坞、锁龙乡40分钟降雨量达121.4毫米,46人因灾死亡;
2010年8月7日午夜,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暴雨。瞬间,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袭来。舟曲之殇,震惊全国!震惊世界!
今年5月10日,刚进入汛期,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又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造成47人丧失性命,12人下落不明。
……
风雨洗礼中,
甘肃着手提升山洪灾害预警能力
灾难以它特殊的方式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和智慧。
风雨磨砺中,我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天气增多,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我省山洪灾害分布点多面广。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秘书长、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德兴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靠修一个个防汛工程,完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甘肃可以通过着手提高对局部暴雨、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在灾害中掌握更多主动,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003年,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和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省编制了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并纳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9年,国家安排我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武都区进行山洪灾害防治试点。
为了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2010年,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又联合启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用3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国1836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
我省有80个县分三批列入了这一工程。项目涉及全省2413个小流域,1683万人,防治区面积达12.39万平方公里。平均一个县投资600万元,分别建成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并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以及编制完善县、乡、村防御预案,开展宣传培训演练,从而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灾能力和水平,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防御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
截至目前,包括岷县在内的2010年度16个县级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即非工程措施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今年汛期投入了试运行;2011年度23个县的项目正在抓紧实施;2012年度41个县的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准备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未雨绸缪,
努力让山洪预警信息“户户知”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
作为第一批建设的项目,岷县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即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刚在今年汛期投入试运行,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雨量监测、信息反馈,预警发布、群众转移等方面效果明显。
在“5·10”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中,岷县防汛部门提前通报和实时监测雨情,适时通过短信、电话、预警广播等方式向有关乡镇发出预警,各级防汛责任人、预警人员第一时间利用广播、铜锣或入户通知等方式,及时转移撤离危险区群众,在全县因灾倒塌房屋18445间的严重情况下,共安全转移撤离群众2.93万人,有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为了进一步发挥工程作用,6月初,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省水利厅决定在岷县重灾区纳纳河流域茶埠镇、禾驮乡等2个乡镇、13个村开展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管理试点工作,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群测群防、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6小时,我县禾驮乡、茶埠镇等地可能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方降雨量将超过50毫米,请注意防范。”6月21日下午3时,紧靠纳纳河道的岷县茶埠镇大村村主任邱有明相继收到县气象局的暴雨橙色预警短信和镇政府防汛值班室电话通知,他赶紧通过高音喇叭对全村村民进行了紧急电话通知。
紧接着,到下午3时30分,邱有明又接到了镇上“降雨量超过危险临界值,请立即转移撤离”的预警指令。“当当当当”,他立即使劲敲响铜锣,火速穿梭于村道中,一边大喊着“洪水来了,快跑。”
与此同时,伴随着手摇警报器发出的尖锐刺耳的警报声,乡亲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迅速向村庄背后的山坡上转移。在老师的指挥下,邻近纳纳河道的大小学65名小学生也全部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其实是岷县在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试点区开展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大演练活动。演练过程中,岷县防汛指挥部按照预先制定的防洪应急预案,根据模拟出现强降雨情况,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按规定发布转移指令,当“发现山洪”后,组织转移撤离危险区群众,安排应急抢险队伍进行堤防决口封堵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短短40分钟内,岷县水利、气象、水文等近10个部门迅速联动,3200多人各司其职,投入救援,有条不紊地安全转移危险区群众4000多人。
5月10日,看着院子前面纳纳河几丈高的洪水,59岁的大村村民邱润生一着急,想到了房背后的那棵三四十年树龄的花椒树。他慌慌张张地搭梯子爬到树上后,再用绳子把老婆、孙子吊上去,才转移到高处。
“有了这次演练,下次就知道咋转移了,不会这么狼狈了。”邱润生说。这回在村干部带领下,邱润生一家从村子前面的公路,从容地跑到了山坡上。
“这一演练范围广、规模大、参加人数多、针对性强,在我省尚属首次。”陈德兴说,“演练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培训方式,一方面检验了政府的组织救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陈德兴介绍说,下一步,我省将全面总结这一试点经验,提炼出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操作运行程序和符合我省实际的监测预警、群测群防模式,在全省加以推广,从而全面提高我省监测预警、应急响应、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防灾的要害是避灾,避灾的要害是预警。以此次演练为标志,我省山洪灾害预警工作将进村入户,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北京玉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知春路23号量子银座903(863软件园)
淘网址:http://shop35321900.taobao.com
公司动态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